今天,也就是北京时间 7 月 11 日清晨,WTT美国大满贯的女单赛场上爆出开赛以来最大冷门——而且是两场——前两号种子孙颖莎与王曼昱先后负于对手,双双无缘八强。
自东奥周期的最后一年海产姐妹崛起至今,这两位超一流选手的压阵,一直都是女乒最大的底气,而上一次两人同时退赛的亚锦赛,女乒也创下了近年国际大赛的最差战绩……
所以,这次海产姐妹同时被爆冷,也让不少乒迷们对女乒的未来产生了忧虑,甚至有种“天塌了”的感觉。
但事实上,情况倒也没有糟糕到这个程度。
1、状态调整期的无奈,孙颖莎失利早有伏笔
首先是孙颖莎这边。
这次WTT美国大满贯,基本她从开赛就明显展现出了自己的状态不佳。此前两轮比赛,面对“大洋洲一姐”刘杨子和“非洲一姐”汉娜・高达,均是苦战五局才以 3-2 的微弱优势涉险过关,艰难程度可见一斑,而这也的确不是孙颖莎平时的实力水准。
输给陈熠的这一场,孙颖莎肉眼可见的不兴奋,具体表现就是失误频频,进攻乏力,尽管强行调整了一下状态赢下一局,但最后还是以 1-3 的比分败下阵来。
比赛输了,说什么都像是借口,但赛后复盘,孙颖莎的败局也算是早有预兆。
一则,她近期赛程过于密集,体能和精力消耗巨大。
今年上半年的孙颖莎,表现算是极为优异,尤其是前不久,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,连续成功卫冕世界杯和世乒赛的女单冠军——征战如此高强度、高密度、且最为重要的国际大赛,并且打到最后夺冠,对身心无疑都是极大的考验。而运动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比赛状态时,身体疲劳的积累,精力的消耗,都要比普通赛事来得更为剧烈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出现一定的回落,是完全可以理解的,而从比赛中也可以看出来,孙颖莎的移动速度与反应速度都有所下降,关键球的处理上也存在集中力不足的问题,明显力不从心。
二则,是这次比赛里被许多选手诟病的球台问题。
大家也知道,这次比赛用的是新球台,特性与以往有所不同,球的反弹和旋转轨迹都有不少难以预见的变化——巴黎奥运会的男单亚军小莫与日本队的教练张成,以及王楚钦、林诗栋,甚至是海产姐妹自己,都在赛事刚开始不久就吐槽过。
虽然说,对球台的适应是所有选手都必须去面对的问题,但对于孙颖莎这样体力和精力都处于临界点的状态,想要再去适应新球台,重新把握击球节奏和力量控制,当然也更为难一些,毕竟人的身体和脑子都累了的情况下,很多时候都只能凭本能反应去打球,而反映到比赛中,就是孙颖莎的反手难以上台,而正手一加质量就失误……
2、反手失准成命门,王曼昱或存在与教练磨合问题
其次是王曼昱这边。
她输给了前世界第一、国乒前队友、现代表中国澳门队参赛的老将朱雨玲,某种程度上来说,也算是输内战吧……
这场比赛是王曼昱近六年来首次输给对手,在此之前,从 2019 年至去年 9 月朱雨玲复出,王曼昱已取得了对她的 4 连胜。值得一提的是,朱雨玲在复出之后状态一直不错,而且在这样难以发力的球台上,朱雨玲擅长的磕碰和摩擦,相当具有竞争力,能战胜王曼昱也并不出奇。
但必须指出的是,回顾这场比赛,王曼昱的表现其实并不尽如人意:前两局她均在领先的情况下被朱雨玲逆转,尽管在第三局她及时调整状态,以 11-8 扳回一局,但第四局她再次陷入被动,最终以 5-11 输掉比赛。
前面我们说过的球台问题有可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,毕竟这场比赛里——甚至是本次美国大满贯的所有比赛里,王曼昱的反手失误率都高得吓人,经常出现对不上击球点的离奇失误,而且也加不上质量。
但不管是从战术准备、还是从求胜欲上来看,王曼昱表现出的不够兴奋也的确是事实,这或许是与她长期没有主管教练存在一定关系?最近比赛来看,她的场边指导换成了王艺迪的主管李大成,相互不太熟悉的情况下,在战术调整和心理疏导这一块的工作没能做得很到位,也是有可能的。
3、陈熠的崛起和朱雨玲的复苏,对手表现出色
当然,海产姐妹输球的最重要的一点在于,她们的对手都打得很好!
比如陈熠。
她此次战胜孙颖莎,绝非一时侥幸。一直关注各项乒乓赛事的资深乒迷,应该都知道,陈熠早年就是她这个年龄段的U15世界第一,而且这一年来的上升趋势也十分明显——去年全锦赛,她3-0直接零封这个周期国乒想要重点扶持的石洵瑶;前不久的WTT卢布尔雅那挑战赛,在国乒主力轮休的情况下,她逆转击败张本美和,成为唯一晋级四强的中国选手;此次美国大满贯,首轮她就击败了欧洲冠军波尔卡诺娃……
可以说,这位21岁的选手,目前似乎正处于一个飞速适应比赛的“涨球期”?
要知道,海产姐妹虽然实力强劲,但我们在此前也多次强调过,到了洛杉矶奥运会,两人一个 28 岁、一个 29 岁,竞技状态难免会受到年龄因素影响,也比较容易出现意外情况。
所以女乒必须有新鲜血液果断顶上来——石洵瑶和纵歌曼目前看来还差口气;陈幸同因为年龄问题也存在疑虑;蒯曼的表现只能说是合格,但依然还不太够……
陈熠如果能打出来,对于国乒女队绝对是一件好事,有利于形成良性的竞争格局,也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各种赛事挑战。
不过,陈熠在赢下孙颖莎之后,才迎来了真正的考验。
毕竟下一轮她注定要对战一名日本选手,而这场比赛的结果也至关重要——如果输掉比赛,在当前的舆论环境下,很容易背上 “赢内战输外战” 的恶名。尤其是现在饭圈化的舆论环境较为恶劣,一些不理性的声音可能会对她进行过度指责,这很容易影响到她未来的心态,甚至对其职业生涯发展造成阻碍。
但想要站上前台,又怎么能不经受磨砺?只能说,希望陈熠加油吧……
另外值得一说的就是朱雨玲。
她当年打球的时候,就曾经以灵气逼人而著称,甚至被认为是丁宁最好的接班人,无奈时运不济,造化弄人,因为身体问题而早早退役。
现在,她重新回归赛场,找到了乒乓球的乐趣,也让不少乒迷非常感动。
本场比赛,朱雨玲的战术布置就非常具有针对性,是典型的“以快打凶”战术,放慢节奏,回球多为中性球,让王曼昱难以借上力,同时连续压制她的正手和中间位置,使得王曼昱的进攻质量难以保证,失误不断增加,最终输掉比赛。
4、赛程和适应力待优化,但女乒统治力并未动摇
当然,除了孙颖莎和王曼昱自身的问题,站在整个国乒女队的角度来看,此次美国大满贯赛场上的失利,也反映出一些其他的潜在问题。
首先,赛程安排的合理性值得商榷。
国乒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参与了众多国际赛事,比赛密度过大,球员们长期处于高强度的比赛和训练中,身体和心理的疲劳难以得到充分缓解。尤其是在 4-5 月连续征战世界杯和世乒赛之后,整个 6 月里,国乒的主力球员都处于调整期,并未参加任何比赛,然后骤然参加美国大满贯,状态自然难以迅速回暖,无法展现出最佳水平。
其次,对比赛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待加强。
本次美国大满贯赛事,球台、场地等客观因素确实发生了变化,但这个变化对所有人都是一致的,并不是特别针对某一个人,所以,球台可以成为失利的理由,但不能把它当成决定性、甚至是唯一性的理由。而在未来的比赛中,如何提高选手对不同比赛环境的适应能力,将会是国乒教练组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。
但要说海产姐妹双双输球,就让国乒的“天塌了”,那确实也不至于。
一方面,WTT比赛,哪怕是大满贯级别的赛事,说破天也不过是商业赛,偶尔输一次也无伤大雅,特别是对于年龄渐长、越来越需要注意身体状态的海产姐妹而言,真的没有必要所有的商业赛都把状态绷得那么满。而且在最坏的情况下,哪怕此次WTT美国大满贯,女单没拿到冠军,也不是什么大事儿,真不用太过紧张。
另一方面,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其不确定性,即便是顶尖选手,也难免会在比赛中遭遇失利。虽然海产姐妹同时输球是小概率事件,但现在真的发生了,也不用太过在意,就把它当做一次宝贵的教训,也是一个调整和提升的机会——毕竟,孙颖莎和王曼昱的实力并非是吹出来的,而是过去一场场比赛打出来的。
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,输了就输了,相信她们下次一定会打回来。